对折的奥秘
——轴对称(一)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 杨亚占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一》。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有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生活经验,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尽可能的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以多媒体课件为学习媒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交流中学习。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欣赏图片,加强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猜一猜、做一做等活动,建立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一定的感性基础。这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切实可行的。
教学目标 :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观察、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会找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各种方法制作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实物和课件先让学生感受对称,再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在制作、欣赏中感受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会判断哪些物体和图形是轴对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每小组一套平面图形学具袋 一张A4白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诱发动机
1.情境导入:出示大雁塔、钟楼的建筑图片(只出示一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建筑物入手,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创设了有趣的“猜一猜”情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筑图形的介入为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作了铺垫。】
二、自主学习 初探新知
1.撕纸游戏:尝试创造一个具有上图特征的图形。
2.对子之间互相交流创造的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用1张A4纸亲自动手撕一撕,尝试创造轴对称图形,引出轴对称图形,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学生展示:学生代表将自己撕的轴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并分享撕的过程。
【设计意图:集体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核心就是对折,同时引出对折的折痕就是对称图形的轴。】
4.体验互动,学生全部起立,双臂伸直打开、合上,进一步深化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出对折后完全重合,强调重合与完全重合的区别)
三、合作交流 突破难点
1.认识对称轴,画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虚线来表示)
2.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上尝试画出对称轴。
3.小组合作交流研究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提前准备学具袋分发给小组)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仔细观察,大胆的猜一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2)再小组合作打开学具带,折一折,验证你的猜想。
(3)生展示汇报:
每个同学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1个进行汇报,说一说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简要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4)辨析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折一折,感知无论怎么折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结论:不是轴对称图形,原因是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
(5)探究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结论:圆是轴对称图形,无论怎么折,折痕的两侧都是对称的。
4.探究对称轴的条数。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在自己的学具上尝试画出对称轴。
5.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区别。(对子交流,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认识轴对称图形,突破交流判断轴对称图形特点,同时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辨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画法】
四、联系生活 深化理解
1.标志、建筑中的对称
(1)欣赏各国国旗
(2)最常见的交通标志
(3)猜一猜:根据轴对称的特征,想象出它的另外一半。
(中国联通、中国银行、奔驰汽车、奥运五环)
五、创新练习 强化提升
根据学习内容,在活动单上自己创造一幅轴对称图形。
六、拓展应用、升华理解
1.感知大自然中的对称
(1)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视频——体会镜面对称,。
(2)欣赏蝴蝶、蜜蜂、大雁、小鸟、树叶——体会富有生命中的对称足迹。
2.欣赏飞机的图片,体会对称的力量——对称可以使飞机保持平衡。
3.延伸数学的后续学习,联系除法的平均分、分数的认识。
七、评价反馈 梳理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分享给同伴。
2.你认为这节课哪位伙伴的表现最好?哪些是你要学习的?
【设计意图:借助梳理收获,培养孩子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总结提升:
1. 本节课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掘和创新使用教材,将轴对称的学习内容整合,并能抓住轴对称图形的关键要素“对折”作为授课课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观课者的眼球。
2. 从学生兴趣出发,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在学生留有足够自主发展的空间,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察发现、对比交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在玩中升华,但是在对于知识的拓展深度上需要继续努力。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