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前置性单元导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2022年05月12日 15:45     刘昕蕾      打印   [字号: ]    

【名师讲堂】《前置性学习第一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栏目介绍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杨勇维空间,来到航天城第四小学美丽的校园,现在继续我们的学习之旅

我是天天老师。继续与喜欢的“小航精灵”、航航同学”、“思思同学”、“晓晓同学”陪伴大家一起学习。

 “单元导学”这个栏目中,我们一起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重难点知识精准把握。针对本单元中的典型题目抓住同学们的理解障碍点进行深度解析,并为同学们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同学们走上讲台,成为“金牌小讲师”,从而提升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家从此爱上数学会学数学

单元  加与减(一)

    刘昕蕾

 杨勇思维空间成员

01单元知识梳理

单元知识学习的前后联系

同学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但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数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这就为学习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又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运算与乘除运算的基础,同时同学们也对减法的意义已经有所体会,并且知道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本期通过结合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帮助同学们体会比较两个量的多少也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相关知识。教材将退位减法计算与解决问题两个难点分散编排,设置了多种情境和活动设计:首先是在买铅笔、捉迷藏、快乐的小鸭、跳伞表演的情境中学习十几减几的算理和方法,接着是借助开会啦的情境进一步扩充减法的意义——比较多少,最后是借助美丽的田园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完整地解决问题。本单元注重发挥小棒、计数器和数线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道理,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规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单元重难点

   点:

1.理解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含义,体会其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掌握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3.能根据情境图,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4.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难    点:

1.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

2.理解“比较两个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02典型题目解析

题目我会看图计算。

1.每只小猫一条鱼,还缺多少条鱼?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小猫们肚子饿了,每只小猫一条鱼,还缺多少条鱼呢?

航航:通过观察图片,我知道这道题是要计算还缺几条小鱼,其实就是要比较小猫和小鱼的数量。

思思:我们在前面学习过数数的方法,我把小猫和小鱼的数量一一对应后,(可以圈一圈或做标记对应)发现有1234,还有4只小猫没有对应的小鱼,那就是还缺4条小鱼。

 

晓晓:除了数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先来看小猫的数量,1234……,一共有11只小猫,那就需要11条小鱼,7条小鱼,还需要几条小鱼呢?那就是用一共需要的11条小鱼减去已经有的7条小鱼,列式为11-7,我可以用两种方法去解决。

第一种方法:把11可以分成10和1,先用10-7=3,再用3+1=4,所以11-7=4(条),就是还缺4条鱼。



第二种方法:根据11的个位上是1,可以把7分成1和6,先用11-1=10,再用10-6=4,也就是11-7=4(条),结果还是缺4条鱼




航航:哦,我知道了,第一种方法分大数,先减后加算得数;第二种方法是分减号后面的数,也就是分小数,连续相减算得数。我们把分大数的方法叫破十法,分小数的方法叫平十法。这就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但这两种方法也都是通过拆分数字来进行计算的。

晓晓:除了以上这3种方法,我们还学习过一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法,要计算11-7的结果,可以先想想7+( )=11,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加法中有7+4=11,所以11-7=4(条),所以还是缺4条鱼。

天天老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小能手,不但用四种方法解决了问题,还找到了这些方法的不同。现在快来试一试吧!

14-6=          17-9=  








3)下面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134=□(只)

                                      

4)请你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我们来看这道题,通过观察题目,一共有4个小问,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航航:老师,我知道第(1)题是让我们来数数,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吧。数数的时候要注意做标记,这样我们才能数准确,不会少数或多数。

通过数数得到,章鱼有13只,海星有4只,小鱼有5条。

思思:第(2)题我知道,问章鱼比小鱼多几只,观察情境图,选择对应的数学信息,章鱼有13只,小鱼有5条,求谁比谁多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3-5。这道算式怎么计算呢?

晓晓:我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方法一:破十法,把13分成103,用10-5=5,5+3=8(只)。

方法二:平十法,把5分成32,13-3=10,10-2=8(只)。

答:章鱼比小鱼多8只。

做完题目后不要忘记还要写答哦!

天天老师:你们说的太棒了,真是值得表扬!在完成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寻找信息。现在来看看第(3)题吧,题目中给出一个算式,让我们来提问题,这要怎么办呢?

思思:我知道,我们要根据图中信息来分析算式各部分的意义。

 134 =

题目中的信息是章鱼有13只,海星有4只,小鱼有5条,那这里的“13”就表示13只章鱼,“4”表示有4只海星。

减号表示什么呢?

晓晓:这个我知道,”(减号)表示章鱼比海星多几只。

所以13-4=”解决的问题是“章鱼比海星多几只?”

航航:原来是这样啊,我知道了,遇到根据算式提问题的题目时,要先在原题目中寻找信息,再根据运算符号确定是加法问题还是减法问题,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完成哦!

天天老师: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真是太了不起了!那第(4)题需要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谁知道提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思思:老师我知道,提问题时要选择题目中有联系的两个信息,并提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问题。

例如,第(3)题选择的信息是章鱼和海星,所提的问题是一个减法问题,我现在同样可以选择这两个信息,但可以提一个加法问题,章鱼和海星一共有多少只?

列式:13+4=17(只)   答:章鱼和海星一共有17只。

晓晓:老师,我还知道这个题目中一共有3个信息,只要选取两个就可以提出问题,当然也可以利用3个信息来提问题哦!

天天老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非常正确,那快试一试,看看能提出多少个问题吧?

 


 

 

           

 

 

 

 

 

 

最新阅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