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七单元前置性单元导读
分一分与除法
二年级数学组 郭红曦
一、单元知识梳理
(一)单元知识学习的前后联系
学生是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和2~5的乘法口诀后来学习本单元内容,也是为以后所要学习6~9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竖式计算打下基础,到三年级,还会学到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除法。主要学习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意义以及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是小学阶段数的运用内容中较为基础和核心的内容之一。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创设了三次分物活动,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积累分物活动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分物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在乘除混编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情境识别,直观操作,再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在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倍”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
(三)单元重难点
1.重点
(1)强化“分一分”操作活动,除法、“倍”的意义,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理解除法、“倍”的意义,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够掌握除法算式读、写法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2)能应用“倍”的概念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四)思维导图

二、典型题目解析
(一)平均分
1.把16跟胡萝卜平均分给2只兔子,可以怎么分?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小朋友们,题目中说要把这些胡萝卜平均分给小兔子们,那什么是平均分呢?
思思: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一样多,也就是每只兔子分到的数量一样多。
航航:老师我想这样分,给一只兔子分一根,就给另外一只兔子也分一根,一直把所有的胡萝卜分完,发现每只兔子分到了8跟。
天天老师:航航是一次分1根,8次分完了,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思思:我感觉每次可以分的多一些,所以我每次分两根,这样4次就分完了。
晓晓:我是先给每只兔子分5根,然后再给每只兔子分3根,这样分完之后每只兔子也是8根胡萝卜。
天天老师:大家分的太棒了,其实不管哪种分法,到最后每只兔子的胡萝卜一定是一样多的,而且在分的时候,必须是给你分一根,就要给我也分一根,不能一只兔子分,另一只就不分了,而且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分完。
2.把42根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根?把分的过程用表格记录下来
姓名 |
航航 |
思思 |
晓晓 |
小李 |
小红 |
第一次 |
5 |
5 |
5 |
5 |
5 |
第二次 |
2 |
2 |
2 |
2 |
2 |
第三次 |
1 |
1 |
1 |
1 |
1 |
第四次 |
|
|
|
|
|
第五次 |
|
|
|
|
|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小朋友们,我们要把42根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你想怎么分呢?
航航:既然是平均分,每个人都要分的一样多,而且给这个人分了,就还得给其他人分。
思思:因为数量比较多,所以我在分的时候可以给每个人先多分一点,先给每个人分5根铅笔,这样每个人就都有5根了,5个人一共分了5×5=25(根),还剩下42-25=17(根),还可以继续分。
晓晓:第二次给每个人再分2根铅笔,这样就分出去了5×2=10(根),还剩下7根铅笔,然后第三次给每个人分1根。
航航:这样每个人就分到了5+2+1=8(根),一共分出去了5×8=40(根),还剩下42-40=2(根),最后的2根不够分了,所以就剩下来了。
天天老师:完全正确,对于数目比较大的,我们在分的时候可以多分几次,最后不够分的就剩下来。
(二)用除法解决平均分
1.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呢?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小朋友们,在做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找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那你们觉得这道题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吗?
思思:一共12个桃子,3只小猴。
晓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平均分。
天天老师:太棒了,读题一定要认真,那既然是平均分,就说明每只小猴分的一样多。
天天老师:那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呢?
思思:分到了4个。
天天老师:没错,那我们通过画图可以得到每只小猴子分到了四个桃子,但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计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航航:是除法!
天天老师:对的,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因此我们可以列算式:12÷3=4(个)得出每只小猴分到了4个桃子。
天天老师:除法算式同样每部分有自己的名字,其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读作:12除以3等于4。
2.一共14块蛋糕,每个盘子放两块,需要几个盘子呢?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这次我们要来分蛋糕了,每个盘子两块,说明每个盘子分到的是怎么样的呢?
航航:每个盘子一样多。
思思:那到底需要几个盘子呀?
晓晓:既然每个盘子分的一样多,也就是在平均分,我们可以用除法解决。
航航:我知道了,用14÷2=7(个),所以每个盘子放两块,需要七个盘子。
天天老师:哇,老师都有点崇拜你们,简直太棒了。没错,像这种每个盘子分的一样多,需要几个盘子,其实也是在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3.说一说算式32÷4=8这个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我们已经知道除法是来解决平均分的,那这个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呢?
航航:我觉得算式中每个数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有32根香蕉,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分到了8根。
思思:通过上面的学习,我觉得也可以这样理解:把32根香蕉,4个装一篮,能装8篮。
晓晓:他们两个说的很正确,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一是把32平均分成4份,每份8个。二是把32平均4个分一份,能分8份。
天天老师:你们说的太棒了,就是这样!
(三)“倍”的认识
1. ○的个数是▲的多少倍?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咦,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字“倍”,那○到底是▲的多少倍呢?
航航:我觉得,倍的意思就是看有几个他这么多。
思思:是的,所以就是看○的数量是几个▲那么多。
晓晓:○有12个,▲有4个,通过在图上圈一圈我发现12里面有3个4,所以○的个数是▲的3倍。
天天老师,非常正确,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但咱们今天学的除法,也可以用来解决这种倍数关系的问题,其实这道题就是计算12是4的多少倍,而多少倍指的就是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就是:12÷4=3,所以是3倍,而倍是不能作为单位写在算式的后面的,这一点小朋友们要记牢了。
2.弟弟拔了多少根萝卜?
思路导航:
天天老师:哥哥说它拔了8根萝卜,弟弟说哥哥的数量是他的2倍,咦?那8到底是谁的2倍呢?
晓晓:8是谁的2倍就是看8里面有两个几。
思思:那相当于把8平均分成2份,所以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航航:那我就清楚了,用8÷2=4(根),所以8是4的2倍,也就是说弟弟拔了4根萝卜。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