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主页备份

《画杨桃》微课

     2022年05月07日 19:13           打印   [字号: ]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画杨桃》微课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思晓云课堂,开启奇妙的语文学习之旅。让我们在听、说、读、写、思中唤醒思维,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快乐。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第十三课《画杨桃》。

听一听:

(一)导入新课,课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好吃的水果,就是杨桃。杨桃是一种热带水果,它的外形是椭圆形,有五条棱,吃起来肉香味美。

2.课文题目是“画杨桃”,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呢?

(二)走进文本,读中感悟

1.文中的“我”画杨桃

同学们,读完课文,文中的我画的杨桃,画出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我”又是怎么画的?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1)出示句子: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有两幅图,一幅图是大家平常所见的杨桃,另一幅图是文中的“我”坐在自己座位上看到的杨桃。那我又是怎么画杨桃的呢?

2)你看,“我”画杨桃的样子:认认真真、老老实实,那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认认真真说明我画得很细致、很仔细,真是一丝不苟啊。老老实实说明我在画得时候确实是按照自己看到的杨桃样子画的,实事求是也就是这个意思。

2.同学们看“我”的画后

当同学们看到“我”的画后,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哈哈大笑。此刻的你能体会到同学们对我的画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这里有一种充满嘲笑、否定的意味。

3. 老师看“我”的画后

大家都在嘲笑我画的这幅画,可是在班上,有一个人没有笑,是谁呢?就是老师。当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画杨桃,原来是想从我的角度去观察杨桃的样子。他还做出了一个意外的举动,就是“审视”。

1)你能联系课文内容猜一猜“审视”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看着我的画,又看着讲桌上的杨桃,这样认真地看着就是审视。请同学们带着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4. 老师表情的变化

当老师听到同学们看画后的回答,表情也发生了变化。老师为什么会变得严肃起来?

老师认为有的同学还不懂得画画的最基本要求,更不懂得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任何事情。

5.同学们坐在“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

面对同学们的回答,老师让大家坐到“我”的座位上来观察杨桃,这时,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这样说话断断续续,同学们觉得自己刚才嘲笑他人是不对的,自己弄错了,坐在我的位置上看杨桃真是五角星的样子呢。同学们现在也意识到自己是真错了,看来标点符号也深藏在丰富的意蕴呢。

(三)深入课文,悟中明理

故事发展到这里,老师的表情已不再严肃,已经变得和颜悦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变化呢?

我想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自己错误了,老师感到很欣慰。颜悦色形容和善可亲。在这里还可以换成和蔼可亲、和善可亲、心平气和,看来知错就改的孩子也能让老师感到很欣慰。

老师的教诲也是让“我”终生难忘,教诲有教育、教导的意思,老师的话让同学们明白了:原来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当自己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盲目嘲笑别人,要注意别人的观察角度。老师的慧眼和慧心也更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说一说: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看到“我”画的杨桃,你能说说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吗,并请你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呢?

读一读:

宋代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时写了一首诗《题西林壁》,苏轼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看到的庐山美景也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一写:

我们会读、会认,还要会写。我们重点来书写“图和嘻”这两个字。

书写指导:

图,全包围结构,按先里头再封口的笔顺规则书写,最后一笔是横,注意里面的“冬”两点写在竖中线上。

嘻,左窄小右宽大,左边的口字旁写得小且靠上。右边的“喜”各部分写紧凑,最上面是“士”,中间的“口”写得小且扁,喜的第九笔的横要长。


想一想:

如果看到别人说的,做的,与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应该怎么办?你可以和您的家人朋友一起讨论交流。

画一画:

同学们,我们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我们也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请你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本课内容画出来。

今天奇妙的语文学习之旅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最新阅读

更多 →